更新日期:2012/08/14 23:37:43
學習次第 : 進階

 中國佛教史概說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(四)法相宗與密教 第二節 玄奘三藏

第二節 玄奘三藏

 

玄奘三藏(西元六○○─六六四年)是河南陳留人,童年出家,遊歷各地,學過涅槃、毗曇、攝論、成實、俱舍等學,因鑒於異說無定,便想找到阿毗達磨論和唯識學的原典,加以考究,故于唐太宗貞觀三年(西元六二九年),獨力從長安出發西行。冒著途中的許多危險,沿著新疆省的天山北路,經過西土耳其斯坦及阿富汗尼斯坦,進入印度,最後住於那爛陀寺。當時的那爛陀寺,是大乘佛教的大本營,不用說印度,即使亞洲各地,也有很多的修道者和留學僧,齊集到該處去,因為主持該處的戒賢論師,是位最傑出的高僧。據說那時的戒賢,已有一百零六歲了。玄奘師事戒賢,學習了瑜伽、顯揚、婆沙、俱舍等諸論,以及護法(Dharmapāla西元五三○─五六一年)的唯識學,均有極深的造詣。此後,訪問了印度各地的佛陀遺跡,留印先後經歷十七年,於貞觀十九年,回到帝都長安之時,帶回的東西,除了佛教及佛舍利外,有大乘經論、小乘諸派的三藏、因明、外道哲學的原典等計六百五十七部。所以受到朝野人士的熱烈歡迎。記載他當時旅行見聞的《大唐西域記》,非常有名,到了十九世紀,便和他的傳記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,都被譯成了英文與法文。

 

唐太宗見到玄奘回國,非常高興,迎于長安弘福寺,優遇甚隆,待大慈恩寺竣工,更建翻經院,以玄奘為上座,使之從事於攜回梵本的翻譯。直到高宗麟德元年(西元六六四年)玄奘六十四歲,示寂于玉華宮寺為止的二十年間,和他的許多弟子們,共同譯出的佛典,主要的有《大般若經》六百卷、《瑜伽師地論》百卷、《大毗婆沙論》二百卷、《俱舍論》、《成唯識論》以及《攝大乘論》等,共計譯出經論達七十六部千三百四十七卷,把他學自印度的新的佛教學,介紹了過來。這一翻經的工作,乃是奉了太宗之敕而進行的國家事業,在設備完善的大規模下,使得全國的名僧及顯官,也多參加了譯場;譯經的成果,更為世界文化,放了一大異彩。初在弘福寺,譯出《瑜伽師地論》時,太宗為制〈三藏聖教序〉、皇太子(後之高宗)亦為制〈述聖記〉,其受重視于太宗及高宗的程度,由此可見。

 

玄奘的譯風,是以其正確的語言學知識,對原典作忠實的逐語翻譯,所以奏請將其所譯,稱為新譯,以前所譯的,稱為舊譯,以利於區別。但是,新舊兩譯,各有長短。

 

當時的長安,以玄奘為中心的教團,風靡一世,門下數千,其中最有名的是:窺基、圓測、普光、法寶、神泰、靖邁、慧立、玄悰、神昉、宗哲、嘉尚等人。此後,雖沒有研究梵文原典的後繼人才,但以傳承玄奘的唯識學而成為法相宗初祖的窺基作中心,他的門下極盛。又由於玄奘是位偉大的旅行家,他的旅行,激發中國人的觀念,而產生了《西遊記》的小說故事,被後世當作民族英雄的偶像看待,這也是值得特別提起的事。

 


備註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