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普賢菩薩在峨嵋
  ◆ 陳清香 
  擅長雕鑿鑄造巨型佛菩薩像的臺灣花蓮佛像石雕匠師詹文魁,曾在二○○一年九月完成埔裏中台禪寺主殿內的二十四尊巨大主尊,包括天王殿內十二米高的四尊四面四大天王,釋迦殿的主尊應身佛,即手作禪定印與觸地印的降魔成道佛;第二層殿主尊富貴華麗,手作說法印的圓滿報身佛,即盧舍那佛;第三層佛殿的主尊清淨自在法身佛,即毗盧遮那佛。三身佛之外,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地藏等四大菩薩,也分據各菩薩殿。祖師殿供禪宗祖師菩提達摩,另有護法神伽藍、韋馱二尊者,以及佛弟子像等。
  每一尊像均高大宏偉,都由實心的堅硬石材雕成,法相莊嚴,充滿了威儀與量感之美。
  詹文魁每次雕大佛必發大心願,經過感應道交而致成就。中台禪寺的巨佛開光落成之後,各界十分讚歎,美譽有加。隨著李祖原建築師接手的四川峨嵋金頂華藏寺整修工程進行,在華藏寺前設計了一尊深具創意的十方普賢菩薩像,由文魁構思造型,設計圖樣,驚豔了大陸各級的有關單位,案子幾經轉折,最後還是由文魁親自督工鑄造完成。
  十方普賢菩薩像從設計構思到完成,前後共經歷了四年,預計今年六月竣工,訂於六月十八日盛大舉行開光儀式,並有其他的相關活動。
  十方普賢菩薩像連寶座全高四十八米,像身高四十二米,寶座底座直徑二十一米,外牆由鋼筋水泥砌成,形成一個高九米的室內空間,其上端承載著六百六十噸重的菩薩銅像。製作時,是先依設計圖稿塑作泥像初胚,定型後,再經放樣等比例的石膏模型製作。整個過程自設計、塑作、翻模、銅鑄、焊接、磨光、修飾等,程式複雜而繁瑣,每個步驟都是十分費功夫的。
  十方普賢菩薩像的主體像,是由前後兩身不同裝飾的普賢像背部相連而成,正面的普賢面向西方,頂戴花冠,面容圓滿,胸飾瓔珞,雙手一上一下共持如意,下裳覆蓋在腹腿間,裳紋隨著下垂踩蓮花的左足,及橫置的右足,而襯托出自在適意的菩薩坐姿。背面的法相面向東方,呈現阿彌陀佛面容,雖戴花冠,但胸無瓔珞,內著偏袒右肩的僧衣,外罩兩肩覆蓋的漢式袍服,雙手在腹前結法界定印,雙腿結跏趺坐,袍服下端垂覆于盛開的蓮花寶座之上。就十方普賢菩薩像整體外觀視之,威儀具足,一派莊嚴。
  此前後法身背部相連的主體像,共同坐在盛開圓形的蓮花寶座上,而蓮花寶座更乘載在四頭後體相連的大象上,每頭大象均是正面伸長著鼻子著地,兩旁側六牙伸出,雙耳若巨型荷葉,二前肢微傾,額前飾玉佩,背部覆鞍帔,足下為俯蓮式大蓮花瓣,六牙白象的裝扮,充滿了富貴氣息。(見插圖一、二)
  而就更深一層寓意說,自唐代以下,圖像上便流行著大象是普賢的坐騎,因普賢是諸佛的理德、定德、行德的代表,與文殊的智德、證德相對。文殊駕獅子,代表智慧的獰猛,普賢騎白象,象徵願行的堅持。文殊與普賢侍佛的一左一右,三像合之,即為理智相即,行證相應,三昧與般若全者,便是毗盧遮那法身佛的境界。
  至於四頭大象向著四個方向的結構,此雖佛經典據所無,但圖像最早源流,卻可追溯至紀元前三世紀,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所製作的石柱,其柱頭好以獅子、大象、牛、馬為飾,其保存在鹿野苑博物館的四頭獅子背部相連的阿育王石柱,造型最美,已成為印度的國徽。臺北石碇大侖山華梵大學校園也豎有該型石柱,也幾乎成了校徽。以四象背部相連的柱頭裝飾,在印度山崎佛塔塔門石柱上,也有紀元前一世紀的遺例,至今尚存。
  而文魁所創制的十方普賢菩薩像,其四頭大象背部相連的圖像寓意,卻謂是代表悲、智、願、行四心,也代表四無量心,即慈、悲、喜、舍,意即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,令離苦得樂,所應具有的四種精神,依《中阿含經》、《大智度論》等經文的釋義曰:
  一慈無量心,能與樂之心也。二悲無量心,能拔苦之心也。三喜無量心,見人離苦得樂,生慶悅之心也。四舍無量心,如上三心舍之,而心不存著也。
  十方普賢像之為名,乃在於二身主相頂上先有四個大頭面;四個大頭面之上,再以蓮花座架上四個小頭面;四個小頭面之上,再以蓮花座架二個小頭面。總計加起來,共有十個面,面向十個方向,故稱十方普賢。(見插圖三)
  十方普賢像的設計中最精彩處,則在於十張頭面頂上寶冠的圖案設計與正中文飾寓意。寶冠圖案設計結合了卷草文、如意文、圓圈文、獎章文、連珠文等古今著名精美文飾透雕而成。細細審之,左右對稱,華貴無比。而寶冠正中的文飾寓意,更是揭櫫了十方普賢造像的主題。為了彰顯普賢菩薩的願行,文魁設計了十種文飾,以代表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,依唐罽賓國三藏般若所譯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第四十卷〈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〉雲:
  爾時普賢菩薩磨訶薩……告諸菩薩及善財言: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,相續演說不可窮盡;若欲成就此功德門,應修十種廣大行願。何等為十?一者禮敬諸佛,二者稱讚如來,三者廣修供養,四者懺悔業障,五者隨喜功德,六者請轉法輪,七者請佛住世,八者常隨佛學,九者恒順眾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
  十方普賢像的正面西向的普賢面頂上花冠,其冠飾正中圓形圖飾內,便是以雙手合十的圖像,來象徵經文“一者禮敬諸佛”。而背面東向的彌陀面,其頂上正中冠飾,則以種子字來說明經文“二者稱讚如來”。
  十方普賢像南面的臉龐,則刻畫以出家比丘的面容,其冠飾正中圓形圖飾內,則是以刻有“行願無盡”四字的寶缽圖形,來代表經文“三者廣修供養”。而其背對北向的寶相,呈現“金剛薩埵”的臉龐,正中冠飾則以蓮花圖形,來表示經文“四者懺悔業障”。
  第二層十方普賢像中,位於西南的寶相,是彌勒菩薩的顏面,其冠飾以祥雲文飾,來象徵經文“五者隨喜功德”。而像對西北面寶相,則為阿難尊者的顏面,其正中冠飾,則以圓形法輪來象徵經文“六者請轉法輪”。
  面對東北的寶相,是微微張口欲言的迦葉尊者的臉頰,正中冠飾,則是以如來面相來象徵經文的“七者請佛住世”。而面對東南的寶相,則呈現了兩頰有酒窩的善財童子臉,善財冠飾正中,刻了一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以表示經文“八者常隨佛學”。
  十方普賢像的頂層,僅有前後二面小頭面,西向的寶相,取樣十世紀時天臺國清寺的拾得和尚之容顏,正中冠飾是一支如意,此為闡釋經文中的“九者恒順眾生”。東向的寶相,沿襲著主尊的如來面,正中冠飾是以一顆圓碩的摩尼寶珠,來說明“十者普皆回向”。
  十副圓滿吉祥的加冠寶相之頂上,文魁又欲罷不能的再架蓮座,座上再串上十顆圓球寶珠,取名“圓滿刹”,因造型猶如佛塔的塔刹刹杆一般,矗立高空,直達天際。
  而就整個十方普賢像的架構而言,底座平面面積寬大,依塑像的高度層層上升,而平面面積逐次縮小,最後升至圓滿刹頂,平面面積已近零。是故整體體積造型有如一座角錐形或圓錐形,這便猶如印度早期的佛塔--窣堵波(stupa)的覆缽造型,也就是金字塔型,而十三世紀的菩提迦耶的金剛寶座塔,也是此造型的延續。因此十方普賢菩薩像實際上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寶塔,頂上為塔刹刹杆,自是理所當然的了。
  若進一步說,整個十方普賢巨像,由基座(即須彌座)、多層重瓣蓮花、祥雲、大象、蓮座、法身、寶相、寶冠、圓滿刹等組合而成,每層都有蓮花,層層向上,重重無盡,故也可視為是一座《華嚴經》所描述的無量法界的“華藏世界海”。
  基座的部分,有大理石制的圓形石牆,上刻浮雕一百零八位羅漢,分成十個區塊,每塊有文字與羅漢圖像,文字是將普賢十大願行的經文鐫刻其上,羅漢圖像則刻一百零八位出家比丘,面容老少多變,表情生動傳神,姿態坐立各異,是深具動感與變化之美的佛弟子群像。圖文相互輝映,主題是象徵願行。
  去年八月筆者與小女仁華在文魁導遊下,巡禮海拔三千零七十七公尺的峨嵋金頂,也參觀那尚未完成的十方普賢像,在攝氏五、六度的低溫中,瞻仰千年聖域,那種冷、淨、寧、寂、莊嚴的感受,至今猶在內心回蕩。
  金頂金殿最初為明萬曆三十年,妙峰禪師請西蜀蕃王潞安捐造的銅殿,殿高二丈五尺,進深一丈五尺,此殿后毀於大火,歷代幾經多次重修重建。一九七二年大火,金頂、華藏寺全毀,四年前,在有關當局的促成下,李祖原建築師複建了華藏寺,詹文魁匠師創建了十方普賢像。臺灣的兩位大師,以精湛的設計規劃,為世界文化遺產再添新貌,在兩千年來的佛教勝地,再增新景,贏得了海內外一致的讚譽。
 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,峨嵋山的古跡建物,以及自然景觀,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定,登錄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。能在世界文化遺產的聖域上,以獨特的造型,以洗煉的技巧,華貴的外觀,增添新景的魅力,使得二○○六年三月發行的National park of China風景名勝刊物上,以文魁製作的十方普賢像為彩色封面,內文還特別以“雲上金頂,天下峨嵋”為題,撰稿介紹。但文中未提李、詹二位大師的用心,以及十方普賢像所彰顯的普賢行願,筆者特在此提出,除了志盛,並資兩岸佛地子深心體認。

 


上一篇(華嚴經中普賢菩薩之研究) 回目錄 下一篇(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淺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