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尋無暇甘露·基本教法

堪布昆丘嘉真

基本教法

  一切眾生皆具佛性——即成覺之種。佛陀在《三摩地王經》中曾說:“一切有情皆藏如來種子,仿如牛乳涵藏奶油一樣,因此一切眾生也皆蘊有證悟的本質。圓滿的佛性是法身,是遍滿諸法之空性。由於空性亦遍滿一切眾生,因此眾生也皆具成覺之種。”一切種種實相皆無分別。因此在這點上,佛與眾生平等無差別,沒有所謂優劣、尊卑、大小之說;也因此一切眾生皆具有證悟之本質——如同牛奶能擠奶油、芝麻能榨出麻油一樣,眾生也必能證悟成佛。但要達此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擁有寶貴人身,而要獲得人身則須具足十八種功德——包括八種善緣和十種福報。

  八種善緣
  人若生於:
  1、地獄道。
  2、餓鬼道。
  3、畜生道。
  4、佛法不及之地。
  5、無佛出世之處。

  人若生為:
  1、安於享樂、不求進步之長壽天人。
  2、不解業力,不信前世、來生之持邪見者。
  3、喑、聾、瞽以及心智障礙者。
  以上統稱為八逆緣;反之,則稱為八善緣。
  一個人若處於以上任何一種狀況,便無緣修習佛法;因此,我們必須具足十種福報——包括自身的以及得自外力的福報二類,各五種。

  五種自身的福報
  1、生於人道,擁有人身。
  2、生於佛法流傳之處。
  3、五官正常,運用自如。
  4、不曾犯過五種罪(即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。人若曾犯其中一項,便無法在此生成佛)。
  5、深信三寶,並對三寶虔誠。

  五種他力的福報
  1、生於佛出世之處。
  2、生於佛宣流法音之處。
  3、生於佛法仍盛之時。
  4、能得明師指導,學習佛法。
  5、生於修證法脈仍存之處。

  三種信心
  除此外,我們還須具足三種信心:
  1、相信因果業力以及證覺之境。
  2、對開悟成佛之願深具信心。
  3、對明心見性以及三寶之功德具有信心。

  我們必須具足上述的一切功德福報後,才能脫離輪回。

  成佛之道,障礙無窮。我們的身體之足以稱為“寶貴”,是因為藉著它,我們才能避免諸惡,奉行眾善,橫越生死輪回之海,成就覺悟之道,圓滿證悟佛性。因此,人身較任何一切——包括天人、那伽(龍)等都優越。事實上,它甚至遠比如意寶更為珍貴——因為後者只能滿足輪回世間的願望,而珍貴的人身則可圓滿成佛的祈望。

  由於此種大利極難獲得,因此我們必須持守戒律、修行十善,切勿浪費修行的寶貴機緣——它是極為難得的。佛陀曾做下面的比喻以顯示此種機緣的稀有:一隻盲龜在海中游泳,海上漂浮著一根圓木,上有一洞。木頭被海浪拍打翻來滾去,而盲龜則每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——投生為人與盲龜的頭探出水面恰巧套入圓木之洞的機緣是一樣的。因此,人若有此福報,應覺慶倖,為了自己和他人,更應充分利用所遇到的機緣。我們應善用此人生,跨越輪回之海,一如使用船隻橫度海洋一樣。

  要開悟成佛,我們必須對佛性具有信心。若缺乏信心,我們的心智便無法開展,就如腐爛的種子無法長成正常的植物一樣;因此,信心若不全,功德便不全。虔誠和信心代表對因與果的領悟:善因產生安樂,而惡因則導致痛苦;煩惱障引起各種不同的痛苦,而證覺則全然遠離了無明迷惑和痛苦,誠屬非常神聖珍貴。要達此成就,我們必須對如師示道之佛、自身即道之法、引導開展菩提心而悟佛性之僧團生起虔信之心——虔誠與信心就如水分之於秧苗,若具足這些功德,我們便能親遇許多偉大的上師,並接受珍貴的教法。因此,當這寶貴人身具備八種善緣和十種福報,以及虔誠和信心時,我們便擁有了成覺的基礎。

  大家或許會問:我們已投生為人多次,且遇上師指導修行,為何仍不開悟?原因在於我們身陷錯誤的情況而不自知——例如:執著此生、沉迷世間的欲樂和安逸、不解成佛法門、只求自身解脫。以下有四種良藥可以對治這些缺失,即:常觀無常、瞭解輪回之過患與因果業力之實相、修慈悲觀,以及發菩提心。
  常觀無常以消除對此生之執著

  佛陀曾說:“世間彷如秋雲一般無常,而生與死則像舞者快速之舞動。”因此,我們要常觀死亡,觀想來日時間又減,以及日後終不免要分離。觀死亡時,我們要觀想:自己的呼吸停止、神識潰散,而身體則變為一具死屍。觀生命日短時,我們要觀想:去年至今年、上月至此月、昨天至今天,甚至今晨至現在,生命又減少了一些。《入菩薩行》說:“生命日短,無法增添,因此我們必然都要進入死亡。”

  觀分離時,要觀想:不論我們有多少親朋好友,等死亡一到,都不免要分別;不論我們多富有、曾經多貌美,到最後都不得不將此拋諸於後。

  另一個觀無常的方法,就是觀想:不知何時,有朝一日我們必然都要死;而在死亡時,我們不知將是何種情況——當我們面臨死亡時,除了修行的領悟外,什麼都幫不上忙。
  我們可以確定:曾經出生到世上的人都已死或將死;連成就的偉大上師、有名有勢的人物、家財萬貫的富豪都會死亡,無一能倖免。死亡乃必經之地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:我們的身體是四大的組合,而任何組合的東西終究不免潰散——這是無常與變異的本質。

  生命分秒都在減少,因此,死亡是一定的——消逝的分分秒秒都帶領著我們更逼近死亡。它仿佛是射手射出的箭,穿過虛空,直到正中箭靶,而箭在空中刹那都不曾停過。同理,從我們出生到死亡,生命一刻也沒靜止過。生命像一條流動的小河,由於河流不斷,它也潺潺不停地流著,而生命就此奔向前去。它不斷變化,在變化中亦如此。我們的生命日日逼進死亡,仿如犯人走向刑場一樣。

  我們的壽命長短從來無法預測,尤其處在一個像今日一般的世界:有此在母胎裡就死了,有些則死于出生之時,更有些在嬰兒、壯年、老年時死去的。

  肉體本身並無價值,它只不過是因緣業力下的一個組合之物;倘若我們對它做個分析,根本找不出任何具體實存的東西。通常,任何我們可以呼出其名的,其實都是死亡的觸媒,甚至吃的、喝的東西和藥物,在某些情況下都可置人於死地,其他東西亦然——生命實如泡沫般脆弱。

  死亡時,財富對我們沒有任何助益——不管人在一生中曾累積過多少財富,到頭來還是兩手空空地離開。甚至,財富有時還是有害的,它造成人的貪婪與嗔嫉;若我們在聚財過程造了業,終必會嘗到它的苦果。親朋好友在我們臨終時也幫不上忙——不管他們多有權勢、多能幹、多富有,也無法保護我們免於死亡;我們自己的身體也幫不了忙——不管它曾經多強壯、多敏捷、多活躍、多迷人,也無法讓我們避免死亡。它就像太陽,無法不西落。它不僅無法保護我們,反倒成為我們許多痛苦的原因:它常感到痛苦、不適、饑餓、口渴,以及害怕被攻擊;而且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,它造了更多的業,帶來更多痛苦。

  觀無常時,我們也可以觀想那些已過世的人,認清這也是我們將來有一天的下場。例如,當我們看到一位垂死的人時,便能想像以前他強壯、俊美、歡樂的模樣,但病魔突然讓他失去了一切力量、外表變得暗淡、心中更是痛苦,他在痛苦中掙扎,醫藥不再有效。他明知自己無法逃避了,要求親朋好友圍繞著他;他吃下最後一餐,說出自己最後的願望便斷氣了。不管他在一家、或在一國之中的地位,他的身體還是要被帶走。有些親朋好友或許會哭,想留住他;有些或許因過分哀傷而暈倒——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;他的身體不是被埋掉就被火化、或丟入河中,因此我們應該觀想:有朝一日此景此會發生在我們身上,我們無法倖免。

  倘若我們知道某人死了,不論我們認不認識他,都應作如是想:有一天,我也會像那個人一樣。我們也應憶起那些在我們家族或在故鄉死掉的年輕或年老的人,並想:很快我也會像他們一樣,在人們心中空留記憶罷了!經典上說:“明天我們無法確知會面臨什麼——是這個身體,或另外一個身體的我。”因此,為來生早做準備,比為此時此生而努力更為明智。佛陀也曾說:“生為死之始,相見致分離;有得必有失,成為敗之本。”

  常觀無常之益可讓我們了悟到生滅的本質,進而消除對此生的貪戀。這些教法遠非有些人所認為的悲觀——事實上,由於它能讓我們舍掉對無常、對無益于幸福安樂之事的執著,因此,它可以讓我們獲得心靈上的究竟寧靜;它使我們成佛的願力不退轉,幫助我們消除嗔恚。以此,我們終能了悟法爾如是的平等性。

  苦
  倘若你認為死亡可以接受,因為人可以再投胎生于人道或天道享樂,那麼很明顯的,這是對輪回的一種貪戀。要對治它,唯有真正瞭解輪回的過患。一般而言,我們有三種苦,即:苦苦(一切苦之根本原因)、行苦(安樂境之瞬變),以及壞苦(包括肉體上的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等)。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深入說明:“苦苦”就像一顆疔瘡還未冒出頭上的那種不適感,“行苦”則像吃飯時食物中摻著毒藥,而“壞苦”便像一顆已長出的疔瘡一樣。“苦苦”讓我們有漫無所從、無從感覺之感,“行苦”讓我們感覺十分幸福快樂但其實只是一種假相罷了,“壞苦”則真正讓我們感受到極大的痛苦。

  五蘊是“苦苦”根源,但凡夫不認為這就是苦,因為就像他們為瘟疫所困時,便不再注意其他小毛病了。然而,修行有成者卻能迅速覺醒地認出它,好比疫病稍退時,就連小傷口的痛也能馬上感受到一樣。“苦苦”像人的頭髮,凡夫像雙手,而悟道者則像眼睛:當頭髮碰到手時,人不會有不適之感受,但一碰到眼睛,我們便無法忍受了。

  輪回世間的欲樂是“行苦”最根本的原因。《因果經》說:“天人的王國和人道眾生的家國都是招苦之因。”一個人在其間不管位子爬到多高,終究都要跌下。因為。基本上人都喜貪圖眼前快樂,而導致恐懼得失的痛苦。

  由五蘊所組成的身體,產生了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,神識一入身體,痛苦的覺受便馬上引起我們痛苦的感覺。

  以下我們談談六道眾生的痛苦——六道是: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以及天道。

  下三道眾生的痛苦
  地獄道中有八熱和八寒地獄,其中八熱地獄依其輕重次序有等活、黑繩、眾合、叫喚、大叫喚、炎熬、眾熱、無間(阿鼻)等地獄;而八寒地獄則有惡皰、裂皰(注:極寒逼身,致身上生皰,甚至凍裂)、呵囉囉、臛臛婆、虎虎婆(注:寒氣逼身,牙齒打顫、口出異聲)、青蓮(注:身寒分裂如蓮華)、紅蓮、大紅蓮等地獄。

  餓鬼道中有兩種餓鬼眾生:其一是所見食物,或有人看守不得碰、或馬上化為廢物、或僅是幻象、或由於自身胃大如穀而喉嚨卻細如馬毛致無法下嚥;另一則是食物一入胃內,便感覺仿佛吃下了一團火或穢物。餓鬼道眾生在冬天都覺得陽光很冷,而在夏天連月光也覺得奇熱無比,因此,他們活得都像行屍走肉一樣。他們是如此痛苦,以致有個故事說,佛陀有一位弟子行經餓鬼道時,有位婦人托他代尋出去為她及五百名子女覓食卻不曾回來的丈夫。當佛陀的弟子找到他時,他說他遍尋不著食物,只奪獲一位慈悲的和尚吐在地上的少許口水。他在虎視眈眈的群鬼當中,如獲至寶般護著,拳頭緊緊握著不放,直到指甲戳進肉裡,穿過手心。

  畜生道眾生有許多種:多足、四足、無足等……。大部分的動物都住在海洋、平地和森林中。它們或遭人鞭打、或被關於籠中而失去自由、或遭人類欲取其毛、骨、肉、皮、真珠等而被屠殺或支解、或為了食物而互相殺食等,亦受無量之苦。

  上三道眾生的痛苦
  人道眾生之苦包括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,以及五陰熾盛(注:原文為失去所擁有的)等。

  生苦:中陰身在飄蕩一段時間後,又再次投胎進入母親子宮,並在此待上三十八周。在此過程中,如同出生的時候,有許多無法想像的各種不同層次的痛苦,只是絕大多數人已無記憶。

  老苦:年輕時,我們的身體又壯又直;年紀變大時,我們日益衰老,開始彎腰駝背、手腳顫抖、坐立兩難、頭髮變白甚至掉光,曾經柔軟如絲的皮膚變得十分粗糙且佈滿皺紋,而一度清亮如初綻蓮華的外表也顯得惟悴不堪。年輕時,我們對一切都很樂觀,也有許多力氣做任何事。漸漸的,力量消失了,我們無法工作,心情也變得沮喪;曾經十分靈敏的五官退化了,使得我們的視、聽和味覺都變得遲鈍不敏。年輕時,我們到哪裡都受尊敬;年華老去、失掉尊嚴時,連小孩都會軾蔑瞧不起。在物質上,老人已很難再賺進任何財富,或得到別人支持,因此對自己買不起的美食垂涎欲滴,心中老掛想著它。變老是最糟糕的病症,因為它不可能痊癒,而其他的疾病更是由衰老引起的。在心智上,老人變得健忘、糊塗。密勒日巴說:“若我們不瞭解不老之本質,則變老的痛苦便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了。”

  病苦:人衰老、生病時,不免要挨刀、受折磨、服苦藥,垂涎一些無益身體的東西,深深依賴著醫生,把自己的資源都耗盡在醫生和醫藥上,又不時害怕死亡的來臨。密勒日巴說:“若人不瞭解無病之本質,則生病的痛苦便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了。”

  死苦:當人為死神所攫獲時,便失去了三寶和護法。那時,我們強忍痛苦、手腳發抖、呼吸急促、被醫生宣告放棄、身子也無法坐直,我們進入一片未知的黑暗中而做一個大轉變,直朝來生而去,將生前熟悉的一切,包括自己的身體都完全拋棄。此時,只有珍貴法教的修行能幫助我們,而其他的一切都是虛幻的,只會製造更多痛苦罷了。斷氣後,人依個別的業力再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。

  愛別離苦:當我們離開父母、親朋好友時,心裡會承受很大的痛苦。

  怨憎會苦:當人碰到怨敵時,會起爭執衝突、萌生恨意,導致心中不愉快而感到痛苦。

  求不得苦:人所缺少的便想擁有;但人不論擁有多少,總希求還要更多,因此,人心永遠無法滿足,唯有更增加痛苦而已。

  五陰識盛苦(失掉所擁有的):人常擔心資賊會偷走其財物,或財物會損壞,以致心中不得安寧。

  以上是所有人道眾生,不論位高或位低、貧或富的根本痛苦。

  阿修羅道眾生的痛苦包括驕傲、嫉妒、常與天神爭戰,以及死於戰鬥中。

  天道眾生的痛苦包括與阿修羅之間的戰爭、對已擁有的諸多欲樂永遠不覺滿足,以及在福報享盡後墮生下道。

  輪回遍及六道,因此只要投生於此是痛苦、都是身置苦海。只要我們能認知輪回的實相,舍執六道,便能遠離痛苦,證悟成覺。

  三界

  輪回中共有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之前我們所談的都僅限於欲界。欲界中眾生的活動全依於外在的現象以及五蘊,色界以及無色界的眾生則依靠內在的喜樂。

  在色界中,共有四種層次的禪悟境界(注:初禪至四禪,共有十八層天)。當人入定、一切意念皆息、內心穩著不依外境時,便能生於四禪天。色界眾生仍有色相。

  在無色界中,眾生色相俱無,唯有微細的心識身。當人修行,達無念境界,具心識較色界眾生更為穩著、微細時,便能生於無色界之四禪天。

  人生於無色界時,心無一絲波紋,完全處於安詳、靜止的定境中,但此並不意味他已脫離輪回。由於本身無明迷惑之根未除,他仍會再投生於色界。若要超越此種障礙,唯有獲得明覺智慧,了悟內在如如深義始能辦到。

  瞭解因果業力以助出離輪回

  輪回六道的一切痛苦皆源於自身的惡業。善業生善果,佛陀為了說明此點,曾講過以下兩個故事:當他住于夏拉哇斯帝時,有一位貧窮的波羅門婦人生了一位駝背的兒子,取名古沖。母親很快就奶水不足,於是古沖常要依賴牛和其他動物的奶汁才能活命。當他長大成年時,他的父親說:“兒子啊!我們是靠乞討為生的,因此現在你必須要出去自謀生計了。”父親給了他一點最起碼可以維生的東西後就讓他走了。遇見佛陀後,他請求剃度出家。出家初期,他都由其他僧眾供養食物,但很快地這些僧眾就要求他自己負責自己的食物,因此,古沖又幾乎活不下去了。

  當他與其他僧眾一起托缽化緣時,總是障礙重重:不是輪到他時,施主已無飯菜剩下;但是若他排第一位接受供養時,殘餘的飯菜早已鎪掉,害得其他僧眾挨餓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佛陀便要他從此排在僧眾應供行列的最後一個。有一天,佛陀叫古沖去清掃寺廟,他在打掃時發現許多食物,就這樣他恢復了力氣,得以不斷努力修行,終於證到阿羅漢果。後來當他回寺廟時,發現已有人將那地方整理乾淨,因此他又不得不出去化緣。第一天,有一戶有錢人家邀請佛陀和他的弟子到家應供,但待古沖趕到時,所有東西都已被吃光,他只好餓著肚子。隔天,佛陀的大弟子阿難帶了二個缽——一個是他自己的,另一個是為古沖準備的。吃完自己的飯後,他出去找古沖,準備將食物帶去給他;但在半路上他遭到野狗的攻擊,狗吃掉了所有東西。第三天,阿難宣佈當天大家所得到的食物供養都要給古沖,但平常做供養的施主們不肯,因此讓古沖又過挨餓的一天。第四天,另一位弟子目犍連又為古沖準備了一個缽,並盛滿食物;但他在途中被一塊石頭絆倒,食物濺落滿地被烏鴉吃掉了。第五天,舍利子帶了兩個缽和食物,但在半路上遇到鬼道眾生,被他們耍神通將食物變不見了。第六天,舍利子又帶食物去給古沖,但每次當古衝要把食物送進嘴裡時,它就消失不見。舍利子只好親身動手喂他,但這時古沖的嘴巴又怎樣也打不開——不管舍利子使什麼神通,他仍沒辦法讓古沖吃到東西,而古沖的嘴巴也只有在過了用餐時間後才會打開。舍利子於是問古沖:“你身上最無法忍受的痛苦是什麼?”古沖回答說:“我渴死了,請給我水喝好嗎?”當古沖把缽托到嘴邊時,一個有緣的靈鬼撒了一把灰在裡面。當他喝完之後,立刻獲得神通,騰空而起飛入虛空——當他示現完後便死了。大家問佛陀,為何已證阿羅漢果的古衝要死得這麼淒慘?佛陀答道:“數劫前,有一戶富有的人家常常供養波羅門,並佈施窮人。當父親死後,母親繼續行施這項美德;但做兒子的堅決反對,認為母親若繼續這樣做,一定會把家財散光。兒子要母親停止佈施和供養,但母親不聽從。後來兒子結婚時,把母親關在一個房間裡,並且不給她東西吃。母親哀求放她出來,並說她願離開,但兒子相信,若其母離開必會把剩餘的家財帶走,於是繼續將她關在房裡達七天七夜之久,完全沒有給予任何食物吃,直到親友聽到傳言過來查看求證——他們發現婦人已奄奄一息快死了。當她向兒子要求水喝時,他給了一杯灑了灰土的水。婦人喝完這杯不乾淨的水後就死了。”

  然後佛陀開示:古沖的過去某世就是這個可恥的兒子。後來他墮生地獄整整有數千年之久,之後雖已上生善道,但仍繼續受饑渴之苦,並在喝完摻著灰土的不淨之水就死了。雖然他已證得阿羅漢果,但仍要受過去生惡業的果報。

  為了讓我們明白善業之果的成熟是自然而來、毫不疏漏的,佛陀又說了下面的故事:在佛陀的時代,有一戶謙卑樸實的人家生了一個女兒。女孩長得很特別,不僅外表端莊——尤其特別的是,在她出生時身體還裹著一層白布衣。當她日益長大時,布衣也跟著變寬、加大。到了適婚年齡,她表達了想出離輪回世間的願望,於是她的父母供養了她袈裟;但她向雙親說,若他們能答應協助她去見釋迦牟尼佛,那麼她就很感激不盡了。最後,她終於見到佛陀了,她請求佛陀為她剃度出家;當佛陀答應時,她的頭髮自然落地,而她的白衣也變成僧尼正式的五件式法衣。她非常精進修行,很快就證得了阿羅漢果。佛陀的侍者阿難問佛,這位女孩前世曾累積何種功德,以致今生能成就證果?佛陀回答道:拘留孫佛曾有一世示現娑婆,每一個人都非常尊敬他。當時有一位和尚行腳過一個又一個城市,鼓勵大家向佛做供養。有一位名叫達那卡的窮苦婦人與她的丈夫住在一間小茅蓬,他們只有一塊布可以遮身,但由兩人共用,所以若有一人使用它蔽身外出時,另一人便要赤著身子留在家裡。有一天,達那卡遇到這位雲遊僧,後者告訴她行施供養的大功德利益。達那卡懇求這位和尚稍等一會和,她立即回到小茅屋對丈夫說:“遇去生由於我們吝於供養佈施,今生才會如此貧窮困苦。倘若今生我們再不累積功德,來生一定又會因遭遇同樣命運而受苦,因此,請允許我去做供養吧!”她丈夫歡喜地同意了,達那卡於是示意雲遊僧過來站在茅蓬外。和尚說:“把你所有的東西供養出來,我會為你祈禱。”達那卡回答:“我只有身上這塊布而已。”於是她走進屋內取下蔽身的布,用手遞出門外給那位和尚,並且心中知道別無其他選擇,從此自己只能留在茅蓬內等死。和尚將供養送去給佛,當時佛正向一群王公貴族說法開法。和尚一到達,佛馬上問:“做為供養的那塊布在哪?”並把布拿在手裡。一些國王誤解意思,以為佛也變得如此貪重物欲,連一塊破布都要。佛讀出了他們的心念,於是說:“這塊布的供養比任何你們曾做的供養都還殊勝。”然後他道出此供養的細節。一對貴族夫妻於是取下自己華麗的衣服和裝飾,派人送去給那對貧窮的夫妻,好讓他們也能來聽法。佛後來傳了無數的法,讓許多人從輪回中解脫。

  釋迦牟尼佛最後總結:“貧窮的婦人達那卡就是這位裹著白布的比丘尼的前生。達那卡由於清淨發心的供養,使得她在九十一劫中,生生世世都覆披著白布——她再也不曾貧窮受苦。由於接受並聆聽我的法教,以及發願出離輪回所累積的功德,這位尼師已證得了阿羅漢果。”

  論藏說:“業力皆由輪回的一切所造;更具體地說,它來自十善業和十惡業所成熟之果。”

  十惡業

  (一)、身業
  1、殺生:為了賺取酬勞、或獲取財富、或貪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殺生(人)。
  出於憎恨或欲置怨敵於死地的仇恨行為而殺生(人)。
  由於無明愚癡或祭祀之用而殺生(人)。
  2、偷盜:使用暴力。
  暗中竊取。
  魚目混珠。
  3、邪淫:與親人,包括父、母、兄弟、姊妹間有不正當之性關係。
  與他人配偶有性關係。
  與男或女之出家眾有性關係。

  (二)、語業
  1、妄語:妄稱已經有神通。
  言而無信。
  信口開河。
  2、兩舌:公然大肆挑撥離間。
  故作有禮卻暗中挑撥離間。
  破和合僧。
  3、惡口:惡言相向。
  公然指責他人之過。
  話中玄機,暗指他們之過。
  4、綺語:念誦不具功德之咒語。
  訴說無益事情(閒聊)。
  對非根器者傳法。

  (三)、意業
  1、貪欲:對自己的身體、功德、財富產生執著,緊握不舍。
  對他人的財富產生嫉妒。
  對既不屬自己,也不屬他人的東西產生依戀(國家、地方……等)。
  2、嗔恚(破壞之欲):生於仇恨心。
  生於嫉妒、競爭心。
  生於怨恨心。
  3、愚癡(邪見):認為善業不會帶來快樂,而惡業也不會導致痛苦。
  不信真理之道,因此也不致力於成就真理之果。
  認為根本沒有佛、法、僧三寶。
  若我們不斷造作上述十種惡業,必會生於地獄道。
  若偶爾犯作,便會生於餓鬼道。
  若非常少犯,則會生於畜生道。
  另外一種說法是,若人嗔念重,便會生於地獄道;貪欲重,生於餓鬼道;而無明業重,則畜生道不免。

  我們也可以如是說:若人對佛菩薩犯下罪業,便會墮於地獄道;若對父母或重要的人物造了惡業,便會投生餓鬼道;而物件是一般人的話,便會生於畜生道。

  之所以會造惡業的根本因素在於無明(癡)、貪欲(貪)和仇恨(嗔),因此,淨除這些煩惱障便成為首要之務。

  自作自受
  業果永被造業者而非任何其他的人所受。若此非屬實,則表示我們的業行並不會產生任何結果,或我們受害於非我們親自造的惡業——其實以上二者皆錯。

  善惡分明
  善業或惡業必然會各自結成善果或惡果。例如,有毒的種子能提煉毒藥,而藥用的種子可取來製藥。

  忽視惡小而為
  一粒小種子亦可長成大樹,結出無數果子,因此,小小的善業或惡業也會產生巨大的結果。

  因果不爽
  除非我們用方法將業力消除或淨化,否則即使歷經百千萬劫,它仍完整如初,直到有朝一日因緣成熟,再次開花結果。佛陀曾在經典上說:“火或會變冷,風或會為繩所捉,日月或會掉落地上,但因果永不會改變。”他又說了下面這個故事,證明我們絕逃不出自己的因果業力:從前有一個國王名巴哇瑾,他擁有八萬四千位後妃,生了一千位王子和五百位公主。那時,花盛菩薩住于一處叢林中修行並講經說法,有一天,他以其睿智和遠見宣佈因緣終於成熟,從此將雲遊四方,隨機教化利益眾生。其他的菩薩提醒他:“您年輕力壯、外貌無瑕,修行上又有成就,必將招致國王的嫉妒。您的處境將會十分危險。”花盛菩薩回答:“若我只顧慮到自身的安危,便無法護衛三世諸佛的法教;諸佛犧牲自己,完全無視己身存在才能悟道證覺——人只有在完全舍離對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的執著時,才能真正保護法教。末法時期,若人能一次持定一淨戒達一永日,則其所獲功德將比虔信眾生累劫供養如恒河沙數多之億萬諸佛美食、瓊漿、寶傘、明燈等之所得遠勝許多。”

  花盛菩薩於是四處雲遊,經過許多城市鄉鎮,為大家講經授法而令九千萬眾證得無上正等正覺。然後,他來到了巴哇瑾國王的皇宮,為王說法開示了七天,其間他自己也嚴守齋戒。第七天,一千零八十六位後妃僅瞥了這位出家人一眼,便當下全都證入退轉正覺;年輕少女也都聚集一起,向他獻供,並領受法教。看到這位比丘的莊嚴寶相,巴哇瑾國王被自己的嫉妒心蒙蔽了雙眼,認為比丘在向他的眷屬傳授邪道,於是命一千位王子去取花盛菩薩的性命,但被拒絕了,最後只有禦屠嘎切答應去做這件事。王命嘎切用一把利刀將菩薩的手腳砍斷、割下耳鼻並挖出眼睛,讓他以後不得再以色欲之眼看他的妃嬪們。任務執行完後,由菩薩的身上向四方放射出萬丈光芒,然後再攝回自身;從他的筋脈湧出的是牛奶而非鮮血;被砍斷的四肢現出八吉祥記以及二十二瑞相。看到此景,王和他的眷屬心中充滿了不安。七天后,他們回來發現菩薩的身體並沒有變為死亡的蒼白顏色,終於明白花盛菩薩是位已證不退轉地的不凡菩薩。巴哇瑾王哭泣道:“我造了極大的罪業,一定非下地獄不可了!”這時,有八萬天神化現空中,更證實了王的恐懼不無道理。巴哇瑾王心中充滿悔恨地說:“花盛菩薩請聽我說,請速如滿月般醒來。無嗔無恚的上師啊!請似豔陽般醒來。您曾累劫修持寬容,如今您的大悲和修行在何方?大慈大悲的人啊!請醒醒說話呀!”說完這番話,巴哇瑾國王將菩薩的法體放入棺內,旁邊置滿了藥草、檀香、杜松和香料。大家為法體舉行茶毗,並建塔供養骨灰、舍利。有九千五百萬年之久,巴哇瑾國王每天做供養,並藉四力修行以消除業障。此四力是:懺悔力、修善力、棄惡力、仰止(三寶)力。國王死後墮生地獄,受盡極大痛苦;又經一百萬劫,他的眼睛被挖了出來,手腳則被砍斷——巴哇瑾國王的命運正顯示出因果業力的絲毫不爽。釋迦牟尼佛在故事之後向其侍者阿難說明:巴哇瑾國王曾是他某世的前生,而花盛菩薩後來則成為蓮華師佛,也是無可匹敵的岡波巴的前生。

  因此,我們應瞭解並審慎處理因果與業力,想辦法淨除它,而非抗拒它!這點非常重要。

  十善業
  若舍離十惡業,它們便轉變為十善業。在法道上,十善業包括:

  (一)、身業
  1、護生。
  2、廣大佈施。
  3、持戒。

  (二)、口業
  1、說真實語。
  2、為不和之眾說調和語。
  3、說柔軟語。
  4、說具義語。

  (三)、意業
  1、生起讚賞、感恩、滿足的心。
  2、對人仁愛慈悲,樂意相助。
  3、培養正確知見。

  以上之根本原因乃建基於貪、嗔、癡之淨除,因此,我們要拓展這些心靈上的功德,才能為己、為他尋得安樂。人若能修十善,便會投生人道或天道;除了修十善,又能生起出離心的話,便會證得阿羅漢果;而除了上述之外,若能再發菩提心,則必會開悟成佛。

  三種眾生:
  下根器者:只圖輪回的欲樂享受者。
  中根器者:雖願離輪回,但純為己利者。
  上根器者:具出離心,具為一切眾生修菩提心者。

  修慈悲觀以培養真誠
  若我們能對一切眾生具大慈之心,會蒙受無量利益,因對眾生具有慈悲心即是對諸佛獻供。一切眾生會想親近我們、保護我們,如此,我們不但為自己帶來安樂,更能利益整個周遭;我們不會受暗器或毒藥傷害而痛苦,願望也會不費力地就自然實現,臨終後並會投生善道。

  修習慈悲心後,除了不再執著於本身的利樂外,更是一心只為他人。慈悲是一種希望眾生皆得安樂及樂因的發心,目標乃是祈求一切無盡無餘眾生的福祉。有關這方面,佛陀講了一個慈悲甚至可逆轉惡業的故事:在古代的瓦拉那西,國王強具托(意為“慈力”)為一切眾生修習慈悲觀。此時,有一名叫衛斯拉瓦那的靈鬼和他的眷屬來到了瓦拉那西,但沒有人依禮供養飲食來歡迎他,他很生氣,為了洩憤,他將怒氣化成一陣瘟疫,因而病死了上萬的人。國王強具托眼看著他的人民受苦,心中非常悲傷,便和他的臣子們修慈悲觀,藉此功德力將瘟疫平息了下來。有一天,當國王正穿過一座花園時,遇到了化為婆羅門的衛斯拉瓦那和他的隨從們,其中一人並代為發言索求食物,說明已經挨餓好幾天了,國王遂要求他的侍從準備新鮮的食物,但是先前發言的那個人插嘴道,他們只吃新鮮的生肉。強具托王陷入沉思,心中想著只為滿足某人的口腹之欲而殺生是否恰當。他決定自己解決這個問題,於是要求禦屠切開他的筋脈,將肉切成薄片拿去供養婆羅門;但禦屠拒絕為王切肉放血,於是國王自己動手,並拿去供養婆羅門。當大家正高興地享用美味時,國王為他們開示一切有情生命的珍貴,因此不應任意傷害他們;他同時也為衛斯拉瓦那講說五戒,也就是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妄語、不邪淫、不飲酒。

  佛陀開示完後做功德回向,然後向他的弟子們如是說:“強貝托王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而發的。諸位若能遵循慈悲的典範,嚴守五戒,必能證悟成覺。”佛陀在故事講完全後向眾徒透露,他的過去某生即強貝托王,而他的五名苦行者的弟子在過去世是衛斯拉瓦那和其隨從。
  在我們對一切有情修習慈悲觀時,首先要回想累世的母親對我們的慈愛。當我們呱呱落地時,就像一隻小蟲子全須依賴他人,之後,母親辛苦養育我們:給我們衣服穿、找地方蔽身、事事都想讓我們高興,甚至在她本身不富足的時候也會想盡辦法滿足我們的需要——她給孩子的東西都是經過勞力辛苦獲得的。母親照顧我們不受水火傷害、碰撞跌倒等種種危險;她擔心我們的健康,也關心我們的一切:出生時,我們什麼都不懂,母親教我們說話;當我們結結巴巴說出第一句話、會走第一步路時,都讓她欣喜若狂;她監督著我們的教育,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成為頂尖撥萃之人。

  若有朋友幫我們一點忙、給我們一杯茶喝,我們就會覺得很感激,那麼,想想母親為我們做這麼多,我們又該如何感謝她呢?

  然後,我們要再想想看,我們已在輪回中流轉了無數生,因此,一切眾生都曾在此生或他世生為我們的母親,一切眾生也都曾對我們非常慈愛,所以我們要修慈悲觀以為報答:願一切眾生都能獲得安樂及樂因。接著,我們要將對母親的慈悲擴及自己的親戚、朋友,然後是同胞,而最終則普及於法界一切有情——甚至是仇敵。吉天頌恭尊者說:“若你無法憶起母親的慈悲恩情,就想想一位至友吧!然後由此向外擴展。”

  慈悲代青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及苦因的願力。倘若你的母親或至友正在急難中,你便有責任拉她們一把;即使你的母親是個瘋子,你也一定要幫忙。同理,你一定要度盡受三毒煩惱障污染的一切眾生;可能的話,一定要改正他們的知見。

  若人對一切都具大慈悲心,便能證到佛的功德,好比佛自己說的這個故事:在印度的瓦拉那西城出生過一個小孩,他的父親是個船長,但在一次尋寶的航海中遇難死去了。孩子的母親從未向他提起其父親的職業,深怕他也會到海上工作而遭溺斃。孩子非常尊敬母親,但有一天當他瞭解到真相後,便向其母表示要上船工作的意願。母親抓住了孩子的後腳跟,淚眼婆娑地哀求他不要去。孩子動了怒,對著母親的頭一陣猛踢,但母親依然祈求孩子不會因傷害她而受到報應。

  在一次航行中,年輕人的船被鱷魚撞壞了,他漂流到了一塊陸地,在那裡,他受到許多美貌仙女的招待,供養他美食、妙飲、錦衣和財富;在那之後,不管他到那裡,都受到更多仙女更熱情豐盛的招待。最後,他到了“鐵城”,但當他一踏入後,身後的城門馬上關閉,且上了拴。他通過重重大門,最後看到了一個可怕的景象:有一個巨人頭上頂著一個正在轉動的鐵輪,這巨人正在吞喝由頭上滲出的濃血。劄歐布莫(年輕人的名字)問巨人為何受如此悲慘的折磨?他答道:“因為我傷害了我的母親。”劄歐布莫馬上瞭解到業力已將他帶到“鐵城”,因為他也曾踢母親而傷害她。

  此時天空傳來一陣聲音:“把被綁的鬆開,未被邦的立刻綁上。”刹時,頭上有鐵輪的巨人被放開了,那轉動的鐵輪移到了劄歐布莫的頭頂,他開始接受可怕的痛苦折磨。他問:“鐵輪在我頭上要轉多久?”天空傳來的聲音回答,輪子將緊緊定在他頭上六萬年。劄歐布莫又問:“是否還有其他人會遭受同樣的命運?”回答是任何傷害母親的人都會受同樣的苦。劄歐布莫由於受折磨,遂對其他眾生產生了很大的憐憫心。他發願:“願我承擔一切有此業力而同受鐵輪之苦者的痛苦。”劄歐布莫刹那就解脫了,輪子浮在空中約有一棵棕櫚樹高的距離;之後他就死了,並投生到兜率天。

  佛陀接著說明,他在過去某生即是劄歐布莫。在發現母親隱瞞真相前,他將所賺的錢都給母親,自己亦覺得十分快樂;但對母親拳打腳踢後,自己就吃盡苦頭。

  終生修習慈悲觀是證悟菩薩道的方便法門。慈悲是諸佛智慧的本質,也是能將一切化為良藥、治療心疾的甘露——它是驅除無明之暗的智慧光。

  菩提心可指引證悟成覺

  皈依

  發菩提心之前,我們必須接受皈依,但具大法力的世間神鬼,如山神、樹神、天神、龍神等,或自己的父母、親人,都無法授與我們皈依,原因是能授與皈依者必須自身已離一切恐懼、痛苦,以及痛苦和無明之因。凡夫無法避免恐懼、無法成為皈依的對象,而佛是已完全淨除無明、恐懼和痛苦者,法是證覺的唯一之道,僧則是修行道上唯一的法友。大家常有這個疑問:若人在皈依時心存疑慮,是否仍會受到庇護?答案是:在此情形下,即使由一位具德的上師授與皈依,也不會得到三寶的庇佑。因此,人若要接受皈依,就必須全然地無疑無懼。

  皈依的功德力在佛陀的故事裡可以看出來:當佛陀在靈鷲山上時,當地住著一位名叫巴貝的人,他是一群嫉妒佛陀教法的外道道師的虔誠徒弟。這些持有邪見的人慫恿巴貝說:“那位叫佛陀的人有如遍知者般驕傲,他已經把很多年輕人變成了尼姑與和尚,這將對我國不利,所以你必須要這麼做:在你家外面挖一個洞,在洞裡生起一堆火,然後找一張薄薄的草皮覆蓋在上面藉以掩飾陷阱;接著,辦一場午宴,把食物都灑上毒藥,再去邀請佛和他的隨從前來赴宴。如果佛如他自稱的是一個遍知者,便會預知危險而拒絕參加;否則,他和他的隨從將不是被火燒,就是被食物毒死。”

  隔天,巴貝邀請了佛陀和他的隨從前來午餐,佛陀知道要調伏這戶人家的因緣成熟了,於是便接受邀請。巴貝返回家裡,相信佛接受邀約正表示其自稱的遍知全是假的;但巴貝的妻子把他所做的事全看在眼裡,心裡感到很害。她說:“倘若你殺死了佛陀,你一定會非常悔恨的。”巴貝深怕妻子會把秘密洩露出去,於是將她反鎖在小房間裡。這時,佛陀在靈鷲山上指示阿難:“雖然平時都有我的弟子在前引路,但今天任何人都不要走在我前面。”說完,佛披起法衣、拿起食缽,便和他的隨從往巴貝的家走,一路上大梵天和帝釋天也都護隨著他。

  當佛陀到達拉加嘎哈時,大地震動六次,群眾均感敬畏。眼見佛陀就快到達巴貝家時,有一位在家居士哀求佛轉身回去,並提醒他巴貝有意陷害他。佛陀回答:“你想火會傷得了我嗎?當我生於畜生道時,都曾避開火災的危險;現在我已證悟,火還會對我造成什麼傷害嗎?由於我已淨除貪、嗔、癡等三毒之火,因此一般的火無法傷我。”

  當佛陀的金足踏上覆蓋的草皮時,地上的洞馬上化成一個開滿蓮華的池子,許多蜜蜂圍繞著嗡嗡作響,天神灑下成罐的檀香,群眾心中充滿了神奇。這時,巴貝和他的假道師們一直躲在屋內。巴貝的妻子聽到群眾的歡呼聲,深怕巴貝詭計得逞,於是把門撞壞逃了出來。當開滿花的蓮華池映入她眼中時,她刹時喜極而泣。佛陀越走越近巴貝的家,巴貝心裡一陣恐懼,毛髮都豎了起來,最後他跪倒在佛陀面前說:“如來,我因誤交了法友而犯下了嚴重的錯誤,請原諒我由於邪見而產生的一切作為,將來我再也不會犯作任何惡業了。請留下來吧!我會再準備沒有毒的新鮮食物供養。”

  佛陀回答道:“你不必另外準備食物了。即使當我生在畜生道時,毒害的危險也對我毫無影響;現在我已證悟,任何危險的東西更是不可能再傷害我了。在你分發食物之前,先念這些句子:‘貪、嗔、癡為輪回之三毒。佛已淨除三毒,更將摧毀三毒之力;法乃清淨無毒,以佛法之力,毒將被淨化;僧伽淨極無瑕,以此殊勝僧團之力,毒亦將被淨化。’由於我——佛陀——輪回中之無可匹敵者,已完全證悟,故毒害無法侵我;由於聖法——最圓滿的法教,以清淨而著,故毒害無法侵我;由於僧伽——最殊勝的眾合,乃淨極無瑕,故毒害無法侵我身。貪、嗔、癡三毒造成眾生的煩惱業障,藉由佛、法、僧三寶的清淨力量,人心才能完全免受三毒的侵害及污染。”佛陀就此將食物裡的毒淨除,而巴貝也皈依了佛陀。他記住了這些句子,每天念三遍並做供養,從此被佛陀調伏而成為他的一位虔誠的弟子。

  任何人要做皈依前,都必須先瞭解輪回是痛苦的,並對能庇護我們免於痛苦的三寶生起信心。佛陀是三圓滿身(法、報、化)的化現,已完全淨除任何障礙,圓滿了智慧和慈悲,具足一切殊妙功德。

  佛法包括三種層次的法教,均由諸佛菩薩之智所證,實為道之真理、離苦之真理。

  一切曾發願欲度眾生者,皆列屬為僧伽。凡夫僧指較四清淨僧、尼之層次更高者,而聖僧則指一切已出輪回之證悟者。

  不過,究竟之皈依即是佛,因為他是法身、是智慧的本體、是法的圓滿表現、是僧的究竟境界,他離於生、住、滅,完全清淨,無任何染著。佛如一位醫者,法如治病良藥,而僧則如護士。就像醫生診斷病情和病因再開出處方治病一樣,佛陀也宛如一位醫者,說出輪回中各種層次的痛苦及其原因,並教導我們佛法,幫助我們脫離痛苦,得到安樂。譬如由護士處取得藥物一樣,我們也經由僧伽獲得指導修行。若我們能如實遵循法道。將遠離痛苦,達到勇猛無懼的境界。

  想受皈依戒的人必須向一位現世的上師求授。受了皈依戒後,有以下數點很重要:不論我們身在何處,都要對三寶做身和意的供養;吃、喝任何東西前,要先做供養;不以放棄皈依戒做為交換或保身的條件。

  藉由佛、法、僧三寶大悲大智的功德,我們要反覆接受皈依戒。

  在皈依佛以後,我們就不要再皈依世間鬼神或具有法力的神祇,因為他們還未淨除無明,其智慧仍不足以幫助他人解脫痛苦。

  皈依法以後,我們不要傷害任何有情的生命。佛法是對治暴力和無明的良藥,若我們無法對他人有助益,至少也不要傷害他人,因為就如我們喜愛並追求和平安樂一樣,一切其他眾生亦然。

  皈依僧之後,我們就不應再與持有邪見(反對法道)或不信因果者交友來往。一般而言,法友是很重要的。一棵長在樹林中的藥草會將會將四周的植物轉變為草藥,而一株毒草也會將旁邊的植物變成毒物——就像這樣,若我們與善法友為伍,便會受到激勵,修持進步;若與俗念重者交往,便往往會墮入紅塵,忙於俗事。

  當談到尊敬佛時,同時包括了視佛陀像和法照為我們的皈依物件;談到尊敬珍貴的法教時,也指任何書寫有關佛法的經典、法本和佛書等。平常我們不應將之置於地板上,若你看到一本佛書放在地上,想想看,那裡面是一個殊勝的教法,包含了清淨心靈業障、獲得圓滿智慧和慈悲的法門;有了這層瞭解,我們應將它放置在高處。

  我們也要尊敬僧伽,此指一切不同層次的僧伽,包括初入僧團和已得高度成就的大師們。他們都同樣發心,誓願證覺,也都有成就的一天。他們絕非普通人——我們應記住這點,尊敬他們,尤其是男女出家眾。

  皈依的利益

  皈依後,我們首先進入了佛道。但佛法的本意並非僅把人變為佛教徒而已;由於佛的慈悲與智慧,他悟出一個領眾生脫離一切無明痛苦障礙的法門,因此,皈依是我們接受更高的戒律以及密續灌頂的基礎,也是一個清淨前世惡業,獲得庇佑免受人與非人侵害的方法,所以接受皈依戒並常念誦皈依祈請文是很重要的。藉此方法,我們可以達到所願皆滿、累積福慧資糧、與惡道絕緣、快速圓滿證覺的結果。雖說輪回無盡,但我們亦可藉由皈依斷離它,因此這是一條愉悅的道路。當我們學法修行時,有時雖也會遭遇障礙,但仍應懷喜悅的心情精進努力。

  精神導師(上師)

  皈依時,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是很重要的。任何欲求成就開悟者都必須於一位精神導師的指導,因為一個人無法知道自己該如何去累積善業功德、清除業障——三世諸佛也都依上師指導始獲成就開悟的。上師即如我們初到一處陌生地方時的指相協助,他是我們通過危險區域時的守護、是一艘船的船長,若缺少他,我們便無法度過輪回之海。
  精神導師共有四種:普通的上師、已證各種菩薩地,和已證報身、化身的上師,他們均依眾生的根器而做應化。剛入門還未能與佛菩薩相應時,我們可以找一位普通的上師指導;當障礙多少已消除時,便能依止一位菩薩上師;當越過資糧道時,便能尋求一位已證化身的上師;而當已登上菩薩地時,便能追隨一位已證報身佛的上師。這四種上師中,哪一種最為慈悲呢?當我們處於業力與煩惱的黑暗中時,根本看不見修證高深的上師的聖顏,因此,只能先追隨一位普通的上師學法入道,再漸次開展智慧,終至有緣遇到一位修證較高的上師。依此而論,則一切上師中以普通的上師于我們的恩惠最大了。

  不同證量的上師具有不同的功德:佛已淨除煩惱、所知二障,完全解脫,證得遍知,並獲得兩種智慧(如理智和如量智);初地到十地的菩薩上師身心已清淨,並在智慧的了悟上有所修持。

  普通的上師又分三種:第一種具有八種功德:持戒嚴謹、深入佛法、證悟教理、具大慈悲、勇敢無畏、寬大包容、無有厭疲、言語善巧;第二種具有四種功德:顯密精通、具有智慧判斷他人惡習之力、行作善行、具指出他人煩惱障之力並指導對治法門;第三種則至少須具有兩種功德:瞭解大乘法教之義,並奉行菩薩道。在此基礎上,一位金剛上師還須曾接受灌頂、深解生起與圓滿次第教法,並守三昧耶戒;他可能還須具足許多其他更殊勝的功德。

  當我們觀察一位上師,發現以上條件具足時,便應依止他。瞭解上師之珍貴,我們要對他恭敬、向他頂禮。當他進入室內時,我們要起立相迎,並時時策勵自己。明師難遇,我們要向他供養食物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,例如醫藥和金錢等。視上師如佛,我們更要如那洛巴和密勒日巴一樣,全然無疑無侮地承事順從。而最重要的是要精進修行,以此供養,令上師歡喜。受法時,我們要專心一致,並以身、囗、意三門全神投入修行。若上師歡喜攝受,我們便有更大的成就證覺成佛。

  受法時,我們應發菩提心,觀自身即是病人,而上師正是為我們除去病障的醫生。當我們接受法教時,應以正確的觀念將其牢記在心,並避免犯以下三種錯誤,如同倒置杯子、破損杯子、在杯內裝進毒物一樣。若杯子放倒時,便裝不進任何東西;同理,心若不開,便無法吸收教法。若杯子有裂縫破洞,水便會流出;同理,若我們無法專注,便會將所學的忘失。若杯內有毒,倒進的東西不管多好喝都會受污染;同理,若我們具全貪、嗔、癡等來受法,法便無助於我們。因此,我們要以純淨的發心來接受教法。

  承事上師之功德

  依止上師的菩薩將不會墮生惡道、不會受損友之牽連,也不會由大乘法教中退轉。此等之人將超越凡俗,很快證悟成佛。

  七支別解脫戒

  在受菩薩戒之前,要先受七支別解脫戒之任何一戒,此乃由於後者為前者之基礎。例如,若你邀請國王到你的住處,首先你必須將房子上下打掃乾淨並加裝飾,因為唯有如此才配歡迎一位像這樣的貴賓;同理,要邀請一位名叫菩提心的國王,我們的心必須要完全清淨,無任何惡念或邪念才行,因為只有在此情況下,我們的菩提心才能開展。七支戒條中又分為兩類;在家居士和出家僧眾的戒律。在家居士戒又名優婆塞與優婆夷戒,包括基本的五戒,即:不殺生(尤其不殺人)、不妄語(尤指修行上)、不盜竊、不邪淫、不飲酒。出家戒建立於在家戒的基礎上,它包括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尼(編按:新譯“正學女”,舊譯“學法女”)、沙彌、沙彌尼等的戒律。若想為自己和他人求得祥和安樂,我們必須持守這些戒律。行為舉止若不依法,則不論我們多努力,都無法得到安寧。佛陀曾說過一個故事,它正顯示出持戒的重要性:佛陀的過去某生中,在卡希卡的樹林裡住著四位高貴的眾生:一隻鳥、猴子、兔子以及大象。它們四位同喝一處。泉水,因此很快就結成朋友。

  有一天,它們決定要對其中輩分最高的致以最大敬意。為了斷定個別的年齡,每一位都要回想當自己第一次看到附近那棵娘格羅塔樹時,其樹高多少。大象說:“我一定是最老的。記得當我出生時,樹影斜映在我身上”猴子說:“我一定比大象還老。當我出生時,樹高與我等齊。”兔子說:“我一定比你們二位都老。當我出生時,樹才開始發芽,我還摘了一片嫩葉吃哪!”鳥接著說:“我比你們全都老。當我出生時,吃了生長在泉水之南的一棵樹的果實,於是娘格羅塔樹的種子從我體內排泄出來,所以我就把它種了。”四位便依此互相尊重:大象將鳥置於其頭頂,兔子放在頸上,猴子則坐在背部。鳥接著說:“由現在起,我們終生都要持守五戒。”它們確實做到了,而且為了讓其他眾生也這麼做,鳥便教導一切有翅膀的,大象啟蒙一切有尖牙的,兔子帶領一切有爪子的,猴子則為一切有毛的眾生宣說此項要義。

  祥和安樂的氣氛彌漫全國,連國王和大臣都感受到了他們互相道賀。國王認為功勞來自他以佛法治國,國家因此而繁榮:王后認為此系因他們夫妻關係清淨,不犯邪淫而帶來的福報:王子們認為這是他們孝順、敬重父母的緣故;而人民則以為這純粹來自他們服從國王領導的結果。每個人對於國家強盛的原因均持不同看法,因此產生很大的議論爭執。國王只好召來一位具大神通力者,他說:“國家之所以會繁盛並非你們的功勞。在卡希卡樹林裡住著四位偉大的眾生,它們持守五戒,並教導其他族類也如此做——由於它們的努力,才會有今天這番景象;而國王和臣民也都因淨守這些戒律,整個國家才蒙利受益。這些動物死後,都投生到三十三天。”天道之尊帝釋曾歡喜讚歎地說:“由於大家互相謙恭敬愛,忍受林中艱苦的生活,更經由鳥的教導和持戒,天下蒼生因而和睦安詳地過著生活。”佛陀說出此鳥即是他過去世中的某一生,而侍者阿難是那只象、舍利子是兔子,目犍連則是猴子。

  因此,人若想在今生或來世無病無憂,一切平順無阻,便要嚴守戒律。已入大乘法道、皈依三寶,並持任何一支別解脫戒者,都已具足發展菩提心的基礎。

  二菩提心

  只有慈悲心、希望他人好是不夠的,我們還必須藉著法門將其彰顯——此法門就是勝義(究竟)菩提心和世俗(相對)菩提心的修持。前者乃為明空不二、無所依緣障礙、離於言詮概念所指,而後者則包含了願、行二菩提心。一旦發了菩提心,我們便不能舍離任何眾生。

  世俗菩提心

  世俗菩提心的“願菩提心”代表一種證覺成佛的願力,好比我們期望到一個特別的地方;而“行菩提心”則像實際啟程前往這個地方。

  願菩提心

  發菩提心時,我們要著重在兩點上:證覺成佛(追求諸佛之淨智),以及平等無別地利益一切眾生。只要有眾生之處,便有煩惱障;只要有業障處,便會有不同層次的痛苦產生,因此,我們要發願解脫一切有情的痛苦。

  以下乃發心之四緣:視上師如佛、皈依大乘、發四無量心,以及累和福慧資糧。

  首先,我們觀想前面虛空有一寶座,上有蓮華和日、月輪,日、月輪上端坐著與佛無二分別之金剛上師,旁邊為傳承上師、無量諸佛菩薩、本尊,並全為護法所繞——觀想他們都是慈悲與智慧的圓滿化現;接著,我們按照大乘法義做皈依,也就是持守皈依戒直到成佛為止;然後發慈、悲喜、舍四無量心,再做七支供養以累積資糧,即:廣作供養、懺悔業障、隨喜功德、請轉*輪、請佛住世、恒順眾生、普皆回向。一切供養以我們的根本功德和修行供養為最,包括生起、圓滿二次第的觀修。懺悔業障最重要的是要清淨我們的發心,以及由於五毒所造作的諸種惡業,例如五無間罪等。我們可藉四力清淨自己:懺悔力、對治力、捨棄力,以及依止力。

  懺悔力即反省自己已無止盡地造了多少惡業、受了多少苦,並認清遠離惡行的重要性。好比人若不小心吃了有毒的東西,便會馬上想盡辦法清除它;同理,我們也要不計代價地讓自己不再造惡業。

  對治力包括修習慈悲、智慧,觀想本尊、持誦咒語——尤其是修習大手印。

  捨棄力代表認知惡業將帶來巨大的痛苦,因此我們要絕對避免。

  依止力包括皈依、發菩提心和接受灌頂。只要修行其中一項,都能有助我們清淨惡業,因此,若我們能依法全修,無疑必能淨除一切惡業。金剛薩埵本尊法是其中最好的淨業法門。

  隨喜他人功德則是對治嫉妒的良方。佛帶領一切眾生至覺悟之境,因此,我們要隨喜讚歎其事業,以及其他一切人的善行功德。

  至於回向功德,我們要以自己和他人,以及三世諸佛的一切功德善業回向所有眾生,願以此之力,眾生皆能解脫痛苦,證覺成佛。

  生起“願菩提心”的利益是:當我們進入菩薩道時,便能接受菩薩法門,斬除惡行之根,成覺之種即播入我們心中。此外,我們還能獲得無盡功德智慧,蒙諸佛菩薩歡喜攝受,利益一切有情,快速證悟成覺。

  建立在“願菩提心”的基礎上,“行菩提心”的善果是:個人的善緣不斷出現,並能以各種方便與事業利益他人。三世諸佛皆修此道而證覺是,是以此法門乃為成佛之所必需。若我們毀犯了菩薩戒,必無法利益他人,也無法證悟成佛,並可能墮生下道。

  “願菩提心”的修習包括:不舍眾生,常憶菩提心之功德利益,觀菩提心乃成佛之種、滿願寶、為一切眾生都能安身立命之處。

  若要增長菩提心,我們必須累積福慧二資糧,常生慈悲以開展菩提心。每天至少複誦一次菩薩戒條,並時時銘記在心。避免四惡,常行四善。四惡業乃是:對上師或證悟者說妄語,對他人之善業生疑並抱著遺憾的心態。毀,譭謗其他菩薩,為了己利而欺騙他人。四善業則是:甘冒生命危險也不願意對上師或成就者打妄語,帶領眾生行菩薩行,視一切菩薩是佛廣為宣說其美善功德,以清淨之發心無私利益一切眾生。

  行菩提心(六波羅蜜,又名六度)

  我們藉著六波羅蜜多之修習而行“行菩提心”。“波羅蜜”意為到彼岸,“多”則指橫越輪回之海而抵達,也代表智慧度。它同時有證覺,以及達此所使用之法門的意義。六度圓滿包括: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和智慧。

  (一)、佈施度
  人若不行佈施,便會遭受貧困之苦,投生餓鬼道。有一位餓鬼曾說:“我因太貪執於物欲,又不做佈施,因此才投生到餓鬼道。”不修行佈施的人是無法利益他人的,當然也無法開悟成佛;常行佈施的人則一切具足,生活優裕,且不會投生餓鬼道。佈施之修行有如引導我們來世轉生善道的一位至友。每個人都期盼安樂的生活,但若無財富,要得到快樂是很難的,而財富之本來自佈施。有了財富,我們才能幫助他人,消除他們的貧窮。若能以菩提心行佈施,要證道就更無困難了,而平常也不必費心保護自己的財產或金錢——這些人自在無懼;反之,不做佈施的人常擔心別人會搶走他們的財物,因此緊緊抓不放,反而生起別種煩惱障,阻礙成覺之路。

  佈施的定義是一個完全舍離一切私人所有的無執之心。密勒日巴曾說:“修行佈施是對治慳吝最好的方法。”

  佈施又分三種,即:財施、無畏施與法施。

  1、財施
  不淨財施:把有害的東西給人,或為名望、嫉妒、競爭而做佈施。因此,勿將武器、毒藥之類的東西給人,也勿佈施給心不清淨的人,因為沒有任何有益的結果。佈施時,勿以嗔怒或蔑視的態度行之。
  清淨財施:向需要的人雪中送炭,例如食物、飲水、衣物等藉此供養成就的上師、三寶、法友、父母、親戚、受難、生病以及窮困之人。我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,故要不斷地以真誠、恭敬和慈悲的心來行之,並將功德回向,願眾生都能離苦悟道。

  2、無畏施
  向被搶劫或受野獸攻擊而處於危險境地中的人伸出援手保護、向病人施藥、幫忙遇溺的人,並保護一切眾生。
  以上之類別有助於維護此生。

  3、法施
  對法教有興趣並對上師恭敬者,我們要教導他佛法。授法時要以清淨心行之,不應期盼供養或提升自己的聲望。心懷慈悲,而以智慧行之,希望他人的痛苦以及苦因消除。依眾生之根器,無誤地將佛的法教傳授與他。法施可助今生與來世持住自己的心。

  為了幫助他人而行佈施時,勿懷不舍或回報的心。幫助無量眾生開悟成佛,你的佈施行為也將轉化為無量功德。除此之外,若你能以平等智慧行之,則一切都將臻于圓滿。
  無任何期盼的財施,將得到更多的財富;除了自己能開悟成覺外,也能讓他人一起證入覺境。佈施食物,我們會獲得健康的果報;佈施衣物,則施者外表端莊華貴;佈施油燈或燈具,會得明亮的眼睛;做無畏施,將不受邪靈魔障之侵擾;做法施,可親見如來,清淨一切業障。

  (二)、持戒度
  天人和人若無持戒,即使修行佈施,也無法達到一個盡善盡美的境界——他們無法遇到佛法,比盲人能看到的多不了多少;也無法脫離輪回,與跛子相較,毫無差別——若無持戒,則法道不全。

  行為舉止嚴謹者將獲善妙人身,遠離八種逆緣缺失。行為嚴謹是一切的基礎,好比土地讓植物在其上成長,養活蒼生一樣;戒律也像這片土地,滋長佛的一切巨大功德。人若持戒清淨,便能證得三摩地禪定的功德,一切所願皆順遂。持戒若嚴謹,人要開悟或親見如來都無困難;它是我們所能找到最美麗的莊飾,也是一切安樂之根源。

  嚴持淨戒者恒受所有大眾的尊敬愛戴,而其功德是心境堅穩清明,不受煩惱障干擾束縛。

  持戒度共有三項,即:攝律儀、攝善法、饒益有情等戒。

  攝律儀戒是將心系於佛法的一個法門,七支別解脫戒即歸屬此類,它意謂:避免一切不善的念頭和行為。

  攝善法戒可使人在法上的心性圓熟,在學習和領悟上有長足的進步。我們要嚴守戒條、認真學習、領會教義、實證實修。還要恭敬上師,承事供養;照顧病者、關心老人;他人功德,隨喜讚歎;他人辱我,寬容相待;一切功德,普皆回向,發願證悟;供養三寶;修行專注,一心不亂;早晚作課;依止上師,清淨己業。總之,我們要修行、保護並增長福慧資糧。

  饒益有情戒包括資助有益的活動、消除眾生痛苦、示無知者法道、回報他人恩情、保護他人免於恐懼、贊助佈施窮困、引領他人入法、盡滿人生願望、分享功德喜悅、盡己一切之力助人領會佛法。總之,行、住、坐、臥、吃飯、說話時,都要時時提醒自己,將戒律銘記在心。話語勿多,並避免過度犀利之言詞;說話時,意思表達必須清楚扼要,對人有禮,不帶嗔恚或拖泥帶水。

  人不要對財富、名聲存有依戀,它是嗔恨、自欺、毀德,以及挫敗之根源。執著、貪欲就如夢中飲水,永遠不能止渴,因此我們要恒保滿足之心。我們所能度化眾生的數目完全依自身的能力而定,而欲增長戒律功德的不二法門乃是修行開展俱生智、做回向,尤其要以無分別對待之平等心(或曰智慧)持戒。

  持守戒律之果為人,將達完全證悟;即使在輪回之中,也會得獲寶貴人身,財富滿足,受人與非人尊敬供養。

  (三)、忍辱度
  人若無忍耐寬容之心,嗔怒便很容易生起,並且摧毀由佈施與持戒所累積的功德。《入菩薩行》說:“千萬劫來藉由佈施和供養諸佛等所累積的功德,可因一怒而毀。”憤恨積在心中猶如身內藏著一顆子彈,痛苦難當、身心不得安寧,甚至無法睡覺。人起嗔恚時,親朋好友也跟著受苦,不願與他為伍;缺乏忍辱包容的人,魔障很容易入身干擾,阻斷成佛之路。總之,當人發怒時,身心不安詳,也無快樂可言。

  忍辱包容的人具有無上之根本功德。《入菩薩行》說:“沒有比因嗔恨而起的罪業更重的了,沒有比忍辱的修行更難為的了。”因此,我們要以各種方法穩固、確保忍辱的修行。人若能忍耐,心中一定快樂(包括世俗之欲望),也一定能證悟成佛,圓滿心性。

  忍辱的定義是發自慈悲、寧靜的內心所帶來一種沈穩、自在的感覺。

  它又分為三類:耐怨害、安受苦、諦察法忍等。

  1、耐怨害忍

  對曾加害我們者,生起寬容之心。若有人誣告我們,或以手腳、言語傷害我們,通常都會對我們以及親人造成傷害,這時,我們便要修行忍辱。這表示不要讓自己的心產生混亂,不報復,也不積怨。有人認為修行忍辱是認命的表現,但事實上,它是培養心中一股力量和明性的過程。

  另一個修行忍辱的法子是認清對方是受縛、無法自主的。例如,一個發怒的人用棍子打人,造成痛的感覺是來自棍子,而非那個人,所以該被毀的是棍子,但它本身並沒有自由意志,全憑他人控制;然而打人者的心也非自主的,他完全受制於嗔恨和愚癡,因此,我們要想辦法平息的是他的憤恨,而不是做出反擊。另一方面,我們也要反省自己的業力在整件事中所扮演角色——我們現在所遭受的傷害,事實上是源自於自己過去生的業力,也就是說,過去某生中,我們一定也造作了與此類似的惡業,以致今天才須自嘗惡果,而且非受不可。

  另外,我們也要看看自己身體的弱點。倘若我們沒有肉身,就不會感到痛苦,因此,我們自己和他人都有肉身這個事實本身就構成了痛苦原因,我們也毋庸去責怪別人。
  我們應該再看看自己心靈的弱點。心總是想盡辦法要保護身體,它拒受一切無常的事實,而且又很容易受傷。事實上,傷害我們的人正是我們的朋友,因為他教導我們容忍之道,藉此清淨我們的惡業,增長我們的功德,引領我們更接近悟道。

  我們也可以藉此觀想以修忍辱;此位傷害我者在過去生中一定曾為我的父母、親戚、朋友,也一定曾非常疼愛過我,因此我不應以惡行相報;再觀想他也具有無常之本質,任何時候都會遭遇到死亡,所以我們應該憐憫他。我們可以再觀想那些正在嘗受三毒苦果眾生的痛苦,我們要發菩提心消除它,願一切都能離苦得樂。

  2、安受苦忍

  當人發願修行悟道時,一切痛苦應以歡喜心來受,以涵養包容之心。各種痛苦中,尤其是男女出家眾所受的有:常要找尋衣食的來源、承事三寶和金剛上師的工作艱苦、受法、傳法、勞心勞力、修行辛苦;而且在清晨與黑夜,無論多勞累、多冷或多熱、多饑或渴、身體多痛苦、精神多不好……,都要持咒修法。嚴重時,身體還要開刀接受手術。因此在成覺之道上,我們的確須要忍辱。

  3、諦察法忍:

  堅定毅力,以聽聞學習深廣浩瀚的法教。當我們聽到有關佛、法、僧的廣大功德時(注:佛的功德有:遍知、十力、四無畏、十八共法等),不應覺得不耐煩,反應鍥而不捨地努力追求教法。在這方面,佛陀講了下面這個故事:許多劫前,有兩個偉大的苦行道人——倉偏哈和梅瑾,同住在一處叢林裡。有一天,一位逃脫的盜賊經過,拜託兩位修道人不要說曾看過他。當他逃跑無蹤後,倉偏哈說:“我們真是進退兩難了!若說我們看過他,他鐵定有麻煩;若說我們沒看見,我們又說了謊……。我們該怎麼辦才好?”梅瑾說:“我們不應執著自己的身體。”一陣子後,國王德彌畔和他的搜索隊來到了森林裡。當他問兩位道人是否看到盜賊時,他們回答道:“大王,如果我們不曾看過自己,又如何看得見一個賊子?”不久,盜賊被發現了,被帶到國王那裡。國王不瞭解兩位道人話中的意思,遂指控他們說謊,並令吏卒砍斷他們的手腳。便梅瑾仙人對國王說:“王啊!大地之尊!若你找尋你自己時,哪裡可以找尋得到國王呢?王自己是躲在他的耳朵、或鼻子、或舌頭、或眼睛、或心中、或某個他處?”國王仔細思索這些話,恍然了悟無我之義,於是他為自己對兩位道人所作的行為感到歉疚。知道國王有悔意,梅瑾說:“就如您領悟到了‘無’,我們也知道,事實上,並不真有手和腳這回事,因此也沒有什麼被砍斷的。”國王接受了佛法,並請兩位道人當他的老師。兩位於是為他講授戒律:“王啊!請仔細看清楚持守淨戒的真實力量!以此力量,願我們的手腳回來!”刹那間,兩位行都者的手腳又回到原來的地方,於是國王對二者的修證完全信服,無一絲懷疑,而他從此便勤修身、口、意的尊貴戒律。不管他曾犯作何種惡業,但以其持戒以及二位老師的忍辱功德力,他看到了十方上千萬的佛菩薩。佛陀講完故事後總結說,梅瑾道人在許多世後證悟,號無瑕眼如來;而倉偏哈道人也在許多世後證悟,號梵天如來;國王同樣在許多世後證覺,號大成就如來。

  若人為度一切眾生而修忍辱,其功德將變為無量無邊;若以悲智合修,則忍辱之戒將變得非常清淨。忍辱之廣大殊勝的修行之果將引領我們開悟證覺,也能身體健康長壽、富於聲望,甚至當一國之君。

  (四)、精進度

  若無精進,我們便容易墮入懶散的缺失中,無法累積功德、度化他人,也無法證道成覺;若能精進,則我們的功德將如月盈般增長,也能攝收無量佛智寶藏,橫越我執之山,快速成就,證悟成佛。精進的定義乃是對累積善德的一種歡喜發心,它能對治疏懶。閑懶之因共有三種:耽於享樂、輕視自己、無益之境等。
  貪圖快樂包括好吃懶做、貪戀此生的一切、喜愛社交享樂,以及喜處種種快樂的情境——以上我們要全部避免。佛陀有次向他的弟子說:“人很快會接近死亡,此生的一切活動也會跟著停止,甚至佛的法教也會式微,因此,當你還有力氣時,應盡全力努力精進。若你認為可以在死亡那一刻才修行的話,則一切都已太遲了。人或受衰老、或受病痛折磨時,根本無法想到佛法和修行,這就像蛇爬上你的腿部,或危險的火花碰到你的頭髮時,你會刹時跳開一樣。舍掉欲樂吧!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尋求開悟,以及關閉投生輪回之門更重要的工作要做了。”

  輕視自己的懶散包括自認能力不足、無法努力工作、認為辛勞終將無益。人必須避免這種錯誤的想法,鼓勵自己朝開悟的路走去。倘若連小蟲子都能辛勤努力且獲得結果的話,則人更有可能開悟成佛了。觀想你既已生人道、獲得人身,並瞭解善、惡業之理時,只要你繼續行於法道,便一定能證覺成就。
  今生和來世之痛苦的直接原因,來自於使用狠毒的手段對付自己的仇敵、留戀不義之財,以及只為今生投注一切努力等。因此,瞭解無常以及萬物非實有之體性後,便能避免耽溺於此種無益之境、不做改變的懶惰。

  精進共有三種:披甲、攝善(修行)、利樂(謙沖)等精進。穿戴心靈的盔甲精進,眾生若不盡證,誓不舍善德。我們不應只為某些或有限數目的眾生,而應平等無別地為一切眾生而精進努力。

  攝善精進代表清淨一切煩惱障,例如貪、嗔等,令一切善業,包括六度,圓滿增長。我們要不厭其煩地持續修行,充滿自信地朝善業行去,如人在酷熱中朝海邊走去一樣。不要因煩惱障、妄念或其他障礙而讓自信心動搖退轉,應保持心中無我,繼續努力。無論在修行的路上有多大的進展,我們都不應有我執。修持精進時,我們要發心利益一切眾生,並支援與幫助他們瞭解佛法。

  利樂(謙沖)精進代表不以累積一點小善或功德而滿足,應繼續努力直到證悟成覺。任何只圖世間短暫安樂的人都不會滿足,更何況追求究竟安樂的行者?存著度眾的發心,而以智慧、慈悲、空性修持精進,則此功德將變為無量廣大殊勝。

  菩薩以清淨的發心行精進度,將引領自身登佛證地;甚至在成覺途中,也會感到十分安樂,並獲菩薩廣大功德。

  (五)、禪定度

  人雖也修佈施等,但若缺乏定力,其心會像被煩惱障之利齒咬住一般。心不沈著穩定,便無法證得神通,無法真正度化他人;人無禪定功夫,便無法得到智慧,更不用說開悟成覺了。有定力功德的人能證到種種悟境,對世間一切也毫無執著。人若有定力和智慧,能消除一切心的障礙,了悟法教真義,生起大悲心,將眾生安置於覺境。
  禪定(三摩地)的定義是無念和專注。禪定的相反也就是雜念紛紛,它是由煩惱障,例如對家庭、財富、名利等的執著而起的——這些都應避免。人一旦對此生起執著,心無法平靜,也無法出離輪回得獲證覺;人對事物起執著便註定要不斷受苦,因為從此便在冀求得到與害怕失去的恐懼中交替煎熬。想達到清淨無念的功德,我們必須禪修,藉以增長定力——開始之前,我們要先檢視自心以瞭解哪種煩惱障最重,繼之,以正確的方法對治。

  對治貪欲執著,我們要對身體修不淨觀;對治嗔恨,則修慈悲觀;對治無明,修緣起觀;對治嫉妒,修平等觀;對治我慢,修自他相換法;而通常對治煩惱障的方法,則是修禪以定數息。

  1、不淨觀

  人若對身體起執著,便應觀其本質:肉、血、皮、骨、骨髓、膽汁、唾液、尿液、糞便等……,這些並沒有我們可以執著的本體;再到墳場看看死屍,它們不是被埋、被禿鷹吃,就是被燒掉了,完全不具永恆不變的本質——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。事實上,身體是一切汙物的根源:乾淨的食物吃進嘴裡變成穢物,連我們都嫌髒,因此沒有什麼好執著留戀的。瞭解以後,我們別再執著這個肉身,觀一切都是無常,隨因緣而變。

  2、慈悲觀

  依照先前我們曾教過的,先觀周遭我們最愛的人,想想我們如何希望讓他們快樂幸福,然後再把這份心願延伸到一切眾生,以此消除嗔心。

  3、緣起觀

  一切都緣於因和果——生、老、病、死的痛苦都建立在種種的因緣果報之上。由子宮出生的人共有十二緣起:無明(貪、嗔、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)、行(造作諸業)、識(業識投胎)、名色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、六入(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)、觸(出胎與外境接觸)、受(與處境接觸生起苦、樂的感受)、愛(對境生愛欲)、取(追求造作)、有(形成業因招感未來果報)、生(再受未來五蘊身)、老死(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)——我們就這樣在迷惑之輪中輪回流轉。無明為一切緣起之根本,若將它淨化,則其後的因緣也會跟著止息。

  我們的身體是由六大(元素)所組成的:土大形成骨、肉,水大形成體內各種血液、內分泌,火大形成消化、熱能,風大形成呼吸,空大形成體腔,識大形成神識。以上各項若缺一,身體便不能存在,因此它們是互相依存的。

  4、平等觀

  禪觀自己所希求的平靜、快樂與不受痛苦時,應知別人亦然,因此,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世間和出世間的幸福。以此觀之,便能平息嫉妒的心。

  5、自他相換法

  由於輪回眾生只重視自己,才會受無盡之苦;而三世諸佛珍愛一切有情,才能證悟佛性。因此,我們應瞭解自惜是痛苦之源,而愛他才是一切功德之母。我們要放下我執和傲慢,穿他人的鞋子走走看(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),以此消除無明。

  6、數息觀

  打坐時,我們采毗盧遮那佛之七支坐法:腿以蓮華坐姿、打直背脊、擴胸、雙手置膝上、手心向上、頭稍下傾(收下顎)、唇齒閉合但放鬆、眼睛向下凝視二到三英尺處。
  身心皆放鬆,由鼻孔吸、呼氣數息——氣進出一次為一息。心要保持專注——這是禪修之支柱;專注代表渾然忘我,不復記得禪修之境界。吉天頌恭尊者說:“三世諸佛之路唯專注無擾爾。”若缺此項,便無法證覺。

  做數息時,可以先由一數到五,再由一數到十五,接著由一數到二十一。數息中間若被雜念打斷,便要重新來過。這項技巧慢慢嫺熟穩固後,再觀出息時,氣由丹田往上順著鼻孔出去;而入息時,則氣由鼻孔吸入沈進丹田。做數息觀時,若中途受到念頭干擾,便要把心帶回,重新專注在呼吸上。利用以上不同法門練習,我們可將心帶入平靜沈穩的狀態中。

  除此之外,還有其他的止息法門,但行者應請教自己的上師為為佳。

  三摩地共有三種:解脫三摩地、攝善三摩地、利樂三摩地。

  當人達到一心不亂的專注境界時,便能由煩惱、沮喪、焦慮、緊張等壓力中解脫。此時身心調伏,不再造業,達到無上安寧,無任何煩惱障,對世俗一切不再執著,心也不再依附外境,而能完全領會解脫三摩地之法益。

  聲聞、緣覺和佛的無上功德——尤其是無盡的慈悲與智慧,都是藉攝善三摩地而證得。

  利樂三摩地包括:依照佛法盡滿眾生願望,為眾生解除痛苦、開示法道,保護眾生免于恐懼,利用止觀法門帶領眾生悟道。止息為藉由禪定達到心定的境界,而內觀是在“止”的基礎上完全了悟自己的心性。

  若以智慧、慈悲和空性修三摩地禪定,其功德將變得非常殊勝、廣大無邊,令人開悟成佛;且在證道過程中,也能得到人與天人內心的安寧輕安,無任何欲執——雖無希求,也會獲得輪回世間一切的福報。

  (六)智慧度

  若不修智慧度而只修前五度,我們還是無法自輪回中解脫,因為人有如一位盲者,沒有獲得指引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——智慧引導其他五度至覺悟道。基於此因,有些人認為獨有智慧度便足矣;但事實上,所有六度都是必要的。若無智慧,則人無法解脫輪回;若無法門(其他五度),眾生會落入聲聞涅槃,無法證悟圓滿佛性——它們就像一隻鳥的兩隻翅膀。

  人若精進修行前五度,則智慧自然增長;若精進修行智慧度,則前五度之修行必將更為進步——智慧可無缺失地洞視一切諸法。

  智慧共分三種:聞慧、思慧、修慧,也叫做相對智、究竟智、平等無二智,或又稱為通達知識之智、超越輪回之原始證智、超越輪涅二境之大證智。

  普通知識指醫方明、因明(推理)、聲明(語言)、工巧明和建築。超越輪回之原始證智乃聲聞緣覺佛之禪定智慧,或曰對五蘊(不淨、痛苦、無常、無我)之本質的證悟。超越輪回、涅槃二境之大證智乃聞、思、修(大乘法)之總智,它也是對遍處空性、超越概念束縛之證悟。(在“大手印”篇將做簡短開示)

  金剛乘教義

  我們在六波羅蜜多的基礎上還有金剛乘,它是一個在短時間內費小力氣即能圓滿修行、親證佛性的方便道,因此它也叫做“轉化之道”。透過本尊灌頂,我們與本尊合一,凡夫之見因而清淨。本尊是行者個人特別的精神引導,與他合一不分,由他帶領行者開悟證覺。因此,當我們觀想證悟的本尊時,我們不應僅是想像或忘我般地祈求而已,而是更應瞭解本尊實際上已在我們之內並與我們合一——這也是一個完全喚醒我們心智、證悟圓滿佛性的法門。

  講到觀想,有些人說他們無法把形相觀想得很清楚,這是因為還未與實相相應,所以不習慣這種修法,但若持續下去,則並非不可能達到的。一位出家師父也必須長時間練習作觀想,鍥而不捨地努力使他的心更穩著清晰,這樣經過幾年後,他便能很容易做觀修了,因此,這只是一個時間和努力上的問題而已。如果禪修那麼容易,我們便不必花上好幾年的時間去做閉關了;由於人心如此難馴,所以許多大成就者上師幾乎終身都把時間花在閉關上。任何真心想脫離痛苦的人都必須全心全力朝這些修行努力——尤其是那洛巴六法,因為它等於是密續教法的萃取菁華。

  另外,觀想是超越文化的,而它是否明晰,完全依個人心的清淨程度而定。當我們修這種法時,心中保持平靜和清淨是非常重要的——平靜指的是心的穩著,清淨則指作觀想時的智慧。本尊非有實體,而是透明與空性無二、完全清淨無任何染著的。修金剛乘法時,一定要接受灌頂、口傳和實修上的開示,這點很重要。

  上師相應法之四身

  佛陀圓滿證悟,他具有無量智慧與無盡慈悲的本質;為了度化一切有情、帶領眾生安置於覺境,他依眾生各種根器而化現各種不同的身形。佛基本上有四身:化身(應化身)、報身(法樂身)、法身(自性身)、法界體性身(任運身,亦即三身之一體)。我們應觀自己的根本上師是佛之四身的化現——在金剛乘的法門裡,這點至為重要。經典上說,若我們視自己的根本上師為一凡夫,不可能獲得任何功德;若我們視他為菩薩,有可能得到一些成就;若我們視他為金剛總持,便能證入金剛總持的境界。上師相應法的四身,是一個觀視自己的上師並與他合一無二的法門。

  雖然我們有佛的法教,但若無一位具德上師的指引教導,我們還是無法瞭解其義理以及修行方法,因此,上師是一位教你如何證覺開悟的人。

  大手印

  一切輪回涅槃都涵括在大手印之內,而大手印是一個了悟諸法本質的法門。我們的心受無明迷惑所障,因此往往只看到事情的表面;我們總是在盼得懼失中感到迷惑、痛苦,但這一切的外境其實是來自我們的自心本身。透過大手印的學習和實修,我們才能了悟一切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、所看見的也只不過是自心的投射罷了,以此,我們便能在內心獲得究竟的寧靜。

  輪回中的迷惑以及一切過患的根本原因乃是無明。無明產生了兩種自我:人我以及法(現象)我。人我形成了“我”以及“我的”觀念——我們對“我”生執著,因此排斥“他”的存在,如此的煩惱障又讓我們造了業,而一切惡業都是輪回痛苦的根本原因。

  “自我”來自何處?它存在我們的身、心或名上嗎?身體由四大(元素)組成:堅實物來自土大、體液來自水大、體溫來自火大、呼吸來自風大——這四大元素與外在現象所能找到者相同。既然外在現象無自我,四大元素亦無“我”之存在,那麼“我”存在心裡面嗎?沒有人曾看過心,它既沒顏色,也沒形狀、大小,因此,“我”也不存在心裡。“我”存在名字上嗎?人的名字是暫用的,它也不具實質,因此,“我”也不存在名字上。

  至於法(現象)我,有些人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具體真實的存在,倘若我們將它分析至最小的分子,可以發現它們並不單獨存在。既然現象也不存在,那麼法我又如何存在?以此方法分析自我是否存在,便能消除本身的無明迷惑,對眾生——尤其是還未了悟佛法真理者,開展出清淨的智慧與慈悲。

  修習大手印前必先完成前行和淨業的修法,並具備一個清明寧靜的心——這點很重要;然後,要找一位具格的上師。當人證得內在智慧時,便能消除執著與恐懼。修行智慧成就者有覺性可淨除煩惱、培養心力,心也確實變得如山般堅穩、如海般深沉、如虛空般廣大,之後,人能出生離心,全心全意投入修行,得到真正的祥和與快樂。

  功德回向

  任何獲自學習和修行的法益,我們都應與一切眾生分享,一起證等正覺,正如一顆水珠落入海洋與海水混合,除非海洋枯竭,否則永不乾涸一樣。我們的成就亦如是,若能回向一切眾生,便能與眾生的功德相融,直至證悟前,永不漏失。因此,任何法門都要包括發菩提心、本尊觀修、上師相應、大手印以及功德回向,而其中最後一項乃是整個修法中最重要的一環。佛的所有法教都包涵在大手印的五支殊勝道裡。

  五道

  當我們發菩提心漸次學習修行時,便會歷經以下五道:資糧道、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、究竟道。

  資糧道

  人若為證得智慧,積聚福慧二資糧而發菩提心,進而由上師處學法便是行於資糧道。在資糧道上,行者集中在四念處、四正勤,以及四神足之修行。

  四念處即身、受、心、法等念處;四正勤(或譯[四正斷])是已生惡令斷滅、未生惡令不生、未生善令生起、已生善令增長;四神足則是欲、勤、心、觀等禪足(注:原文為願、精進、心,觀等三摩地)。我們的領悟力將藉著這些修行不斷增長。

  加行道

  當人在加行道的修行有成就時,智慧會大增並進入見道親證智慧。在此道中,行者的重點在於五根與五力的修行。五根是信、精進、念、定、慧等根——被稱為五根乃因它可摧毀煩惱障(注:[根]意為生聖道之根本)。五力與五根相同,僅是在修證的力量上較大而已。

  見道

  當人實證四聖諦法時便已抵達了見道,親證無我之本質。在此道上,行者的重點在於七覺支(或譯[七支菩提分])的修行:念、擇法、精進、喜、輕安、定、舍等覺支。在此境界中,行者生起大喜的感受,因為他已淨除基本無明,能度更多眾生,且更為接近佛性。

  二種修道

  修道包括世俗修道與究竟修道(注:原文為輪回修道與出輪回修道)。只專心一致地修行便是在世俗修道上修道。藉著世俗修道,煩惱障縱未根除也會止息,讓人開展出如四無量念之功德。此道亦為究竟修道之基礎。

  在究竟修道上,行者可獲得輕安和特別的覺觀,並能圓滿證悟在見道上所獲得的知見。行者在此道上修的是八正道,包括: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

  在這種修道下,菩薩可藉六波羅蜜多的學習與修行而成就十地,已登菩薩地者可具足了悟實證廣大殊勝法教的功德。

  究竟道

  已圓證究竟修道時,行者便能證悟佛性,修行上已無任何障礙或塵俗之行為活動,而完全穩固的心也不再受妄念的干擾。行者了悟遍法爾之諸佛一味智。在此境中,行者完全斷除了苦因,因此也不再受其果報。由於至此道已毋須再學習或修行,因此,行者進入了稱為超越輪回與涅槃的究竟道(又稱為無修道)。此時,證覺者便了悟無修之十法——它們是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、完全智慧、圓滿智慧等之無修。

  此時,行者證得佛的無量功德,包括四身、四無畏、十力以及十八不共法等。

  有許多經典、法本都曾開示有關以上五道不同的道階和次第,並詳說隨著每一次第所證得的功德、智慧。前面我們呈現給大家的只是一顆種子,願能幫助行者瞭解佛法的基本概念,鼓勵大家朝向圓滿的修證。

  我個人覺得虧欠珍貴的佛法一個很大的恩情,因為它讓我打開心窗看到實相。我尤其感謝過去、現世許多偉大的上師,他們犧牲畢生精力保存法教,並帶領一切眾生安置覺境。現在為了未來世的眾生著想,護教的工作就要看我們的了。

  當我們學法、修法時,不要期盼馬上淨除所有的業障,而應學習如何以更積極的方式正對問題。由於我們極度依緣外境而產執著和恐懼,因此,若想得到無畏和喜悅,唯有藉著智慧與慈悲的修行,堅穩心性始能達到。

 


上一篇(追尋無暇甘露·修而悟的頗) 回目錄 下一篇(菩提心的稀有難得)